自组大行451折叠车

整体外观

整体外观

整体🚴🏻就是黑白两色,最近换了轮胎,那就还有轮胎和车铃🐤是黄色作为“点缀”。

配置

车架

日版PKA015,有兴趣的可以上大行日本官网,首页就有这车。在日本叫Mu SLX,国内叫Mu LX,车架是海鲜上1999买的,肯定不是官方的,应该是作坊自己做的,做工是相当的不错特别是漆水,已经骑了接近2000公里不管是公差还是强度都没有什么问题。

前叉是G-PRO ONE CARBON,适配451轮组的圈刹碳纤维前叉,这东西非常好相当值。

传动刹车

Shimano Ultegra系列R8000大套,其中牙盘曲柄是用的迈金功率牙盘,据说性能是对标UT,也是黑白的跟整体挺搭。

功率牙盘

这里要说一点的是由于车架是V刹架,没有预留装圈刹的孔,后刹只能装在设计给货架的位置,但是需要稍微扩一下孔,不过由于是铝架,不需要金属开孔器,买一套小挫子磨一下就好。

脚踏是Shimano PD-EH500,这个是旅行车系列的脚踏,一面是山地锁一面是平踏,非常适合我这种休闲骑使用(我不会说我骑了一年多了没有上过锁),后续买瓜车也会继续用这个脚踏。

中轴是hscer,bsa规格的陶瓷中轴。这个体会不深,好还是差没什么感觉。

轮组

某宝上的厦门碳,基本搜索451碳刀第一个就是他们家的,我买的是DT350花鼓的,整体体验非常好,相比之前铝轮的提升非常大,可以说是整个车提升最大的一个改装了。缺点就是DT350棘轮基本没声音,想要炸街的还得花几百升级一下棘轮,不过我没有这个诉求就没换,可以直接找卖家加钱搞定。

车尾

轮胎是Schwalbe世文ONE钢线胎,尺寸是28-451,按照英制尺寸就是1-1/8,适配这个轮组非常好,碳刀现在都是胖圈,还是按照设计规范来选外胎宽度比较好,不建议无脑上细胎。

之前用的是小日本的Panaracer mints Lite PT,由于疫情1-1/8的版本快绝种了,之前600收了一对现在650都够呛了。那个颜值、细节、做工和重量无法挑剔,用起来太奢侈,现在试试世文的平替。

前后轮都是用的Aceoffix Ti hub axis钛合金慢拆。

操控

头管是海鲜上面的28cm插拔头管,这个是我认为弯把折叠车必换的东西,弯把折叠车弯把折叠车弯把折叠车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

不是因为这个头管有多么的轻多么的好,是因为这个头管是直的,没有角度,一般折叠车都是平把头管带角度的。

折叠车由于没有尺寸的选择,原装带角度(默认12°)的头管导致车把和座垫前后距离已经很大了(据说到了大车的L size),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上弯把,再加上弯把的Reach,整个人就像爬在车上。乘骑体验几乎为零,亲身测试几分钟后腰酸背痛,时间长了腰会受伤。

所以折叠车换弯把,头管一定要换成直的。

车头

把立是PRO的PLT铝合金把立,50mm长10°的那个,选这个的原因是因为它够短,原因和上面一样,改完其他部分后,前后距离已经非常远了。大家在选把立长度的时候这里有个临时测量方法,网上有个简易fitting教程说过,车把到座垫鼻尖距离应该接近你伸直的全手加小臂的长度。

车把是PRO的VIBE AERO铝合金车把,有气动的造型,用起来挺好的。

碗组是Ridea 44mm大行专用,做工很精致很不错。

车座

座垫是proLogo的Dimension 143钛弓碳底,这个东西非常因人而异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,也没什么好推荐的。

座管是国碳杂牌后飘碳管,用起来没什么毛病,是整个车目前最需要换的东西了。

CT坐管夹

座管夹是ControlTech绝版的碳柄大行定制款,一位大佬忍痛割爱让给我的,再次实名感谢一下,绝版货不推荐。

配件

后置拓展架问我的很多,这是PRO的aero fuel系列铁三坐垫支架。可以放两个水壶,还能绑一些紧急物品,比如我经常绑的是一个雷音的便携打气筒(专业的可以换成气瓶)和Shimano 扳手工具组。

AERO FUEL

水壶架是ControlTech的,选这个原因是因为它是封闭的,水壶放在上面不可能震开掉下去。

车头

码表是Garmin 530,⭐️⭐️⭐️强烈推荐,就像行车电脑一样,非常好用。

拍摄设备是GoPro HERO9 Black,最近换了把立,可以架在把立上了,新角度解锁。

把立顶盖环带有GoPro接口,上面装了一个Ulanzi蜂鸟快拆,可以在停车暂离或者换拍摄角度等场景下快速取下GoPro。

后续待升级点

座管

正在考虑ControlTech的7075铝合金或者碳管。